【錄音網 LUYIN.com】這是一片熱土,半個多世紀前,在波瀾壯闊的紅色革命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中國革命的立足點和出發點,革命圣地延安,曾享譽世界。今天,在綠色革命的大潮中,在這里生長的延安蘋果蔚為大觀,行銷大江南北、名滿中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歐共體等國內外專家一致認為:延安是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蘋果的生長環境完全可以和日本的青森、長野,法國的南特、里昂相比。
2011年延安蘋果面積已發展到300.7萬畝,年產量240萬噸,蘋果面積和產量分別占中國的9.2%和6.7%,占陜西的34.1%和26.1%。世界每30顆蘋果就有1顆來自延安,中國每100顆蘋果就有8顆來自延安。
1989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來延安視察,吃了廟溝村產的山地蘋果,高興地說:“延安蘋果完全可以與美國蛇果相媲美!
多年來,延安蘋果在全國蘋果評比中屢獲第一。
以洛川縣作為國家優質蘋果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中國首個蘋果出口示范區、國家級蘋果科研基地為標志,延安蘋果質量管理進入全國領先水平。
------插入片頭:走進延安看蘋果
延安地處陜西省中北部,轄1區12縣,總土地面積3.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53.4萬人。屬渭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9.2℃,年平均降水量500-660mm,一月中旬平均氣溫-1--8℃,年極端最低氣溫-16℃—-26℃,6-8月平均氣溫19℃-23℃,年≥35天數<6天,夏季平均氣溫15℃-18℃,完全符合世界優質蘋果生產七項氣象指標。
延安蘋果的光榮來自延安人的鍥而不舍。早在1947年,洛川農民就自發地開始了蘋果的引進和種植。一代又一代延安人盯住蘋果不放松,蘋果產業規?焖贁U大,科技創新和質量管理全水平大幅提升,現已建成洛川等8個省級優質蘋果生產基地縣。
進入新世紀,延安強力推進蘋果產業由傳統粗放型向集約高效型轉變的園藝革命。全面落實“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僅僅三年,使“四項關鍵技術”迅速輻射所有掛果園。防雹網、殺蟲燈、誘蟲袋、粘蟲板等綠色生產技術得到普遍應用。
如果說“四大技術”的推廣是延安果園管理的一次革命,那么,果畜結合則是延安全方位提升蘋果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的又一次革命。以解決果園有機肥力不足為主攻方向,果畜結合,生態循環,以畜促果,以藏促銷。延安正在實施兩個百萬生豬工程。大型養豬廠、舍飼養牛專業村、專業戶遍布延安東西南北。2011年,全市生豬和牛的飼養量達到200萬頭,各類家禽的飼養量突破了700萬只。95%的果農建起了沼氣池,將果畜產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果園,成為延安果業發展的方向。
延安蘋果的優果率已達到78%,畝均收入增長了25%,紅色延安,因其蘋果的綠色、有機、安全再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插入片頭:走進延安看蘋果
食以安為先,食以安為天。
延安始終把果品安全生產放在產業發展的首位,建立健全生態循環、物資裝備、科技支撐、產業化經營、質量保障等五大服務體系。堅持從源頭上杜絕不符合規定的肥料、農藥等物資進入生產環節。全市統一標準,技術服務到每一個果園。每年對果園土壤進行一次檢測,并建立土壤信息庫,指導果農科學配方施肥。市、縣蘋果質量檢測中心定期對蘋果進行抽樣檢測,全程監控。多年來,延安蘋果的農殘指標均未超標。
以洛川、宜川、富縣、黃陵、黃龍為代表的南部塬區,地勢平坦,栽培歷史長,產業化程度高,完全按照集約化園藝技術進行管理,蘋果面積達到了143萬畝,產量181.8萬噸,分別占到全市的47.6%和75.7%。
以寶塔、安塞、延長、延川、志丹等為代表的北部山地,光照充足,通風良好,晝夜溫差大,適宜蘋果種植,所產果品含糖量高、風味佳、耐儲運,效益高。目前延安的山地蘋果面積達到157.7萬畝,產量58.2萬噸,分別占到全市的52.4%和24.3%。
金秋時節,漫山遍野的山山峁峁上掛滿了紅艷艷的蘋果,昔日光禿禿的黃土高坡變成了如今的花果山,果農們露出燦爛的笑容。這是目前世界上區域最佳、面積最大、質量最優的延安山地蘋果,它將成為延安又一個有機蘋果栽培的亮點。
在這片因蘋果而變得日益富饒的土地上,目前已有國家標準化示范園5個;獲得認證的國家綠色果品基地80萬畝,有機果品基地10萬畝。通過農業操作規范化認證的延安蘋果有機、安全、營養,取得了大批量進入國際、國內高端市場的通行證,。
延安蘋果被確定為第十一屆亞運會、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指定水果,中國女排專用水果,1999年澳門回歸慶典專用禮品,2008年奧運會專供蘋果,2010年上海世博會接待專用蘋果。
------插入片頭:走進延安看蘋果
如果說高品質是蘋果產業發展的基礎,那么產業化、市場化是蘋果做強、做大、做好、做亮的根本道路。
延安果業的產業化程度在不斷的提升。全市已建成省級果業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28家,獲得自營出口權企業14家;發展注冊蘋果專業合作社343家,全市40%的果農實現了聯合經營,F有果汁加工企業3家,年加工能力達到10萬噸;全市果品總貯能力達到60.4萬噸,其中冷(氣)庫40.7萬噸;果醋、果訊業悄然興起,果袋、紙箱、冷鏈、勞務、中介等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以企業為主體,延安在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直銷窗口92個。以洛川蘋果為代表的延安蘋果成為全國消費者公認的名牌。如今,延安蘋果覆蓋了全國30個省、區、市,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走進了西歐、英國等國際高端市場,每年銷往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已達10萬噸以上。
延安人通過小小的蘋果讓10個國定貧困縣百萬農民追趕上全國人民致富的步伐。短短十幾年時間,延安因為蘋果而摘掉了窮帽子。農民告別了世代居住的土窯洞,搬到了新型農村社區,享受到了與城里人一樣的公共服務。開著汽車耕作,攜家帶口旅游,自費送孩子到國外留學已不是夢想。在今天的洛川,每5戶家庭就擁有4輛小轎車。
2010年,延安農民僅果業一項純收入達到人均4000元。蘋果產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也在延安的國民經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延安果業覆蓋了全市100萬農村人口,吸引了5萬營銷者,帶動了物流、加工、出口等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到120萬,超過全市總人口的一半。
——插入片頭:走進延安看蘋果
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視察延安山地果園時說:“鄉親們因地制宜發展蘋果產業,既增加了收入,又保護了生態,這是一條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致富路子,希望鄉親們面向市場需求,依靠科學技術,把蘋果產業做大做強!
小小蘋果不僅承載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囑托,國家的厚望,更承載著210萬延安人的小康夢想。延安已被國家確定為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納入國家蘋果優勢產業帶。
高天流云、丘陵綿延,晴空無垠、蘋果飄香!笆濉逼陂g,延安將抓住世界蘋果產業向優勢產業帶轉移調整的機遇,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專業化、標準化、規;、集約化為發展方向,以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和農民增收為重點,以“洛川蘋果”為引領,大力實施果業提質增效工程,全面推進果業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把延安建設成為世界優質蘋果生產基地、貿易基地、出口基地、研發中心。
采訪:延安市果業局局長 曹平孝
。ㄖv話內容大意:我們計劃再用5年時間在南部以洛川為核心,建成100萬畝集中連片的國家現代蘋果標準化示范區;在北部以寶塔區為核心,建成50萬畝國家現代山地蘋果標準化示范區。配合蘋果產業的發展,在洛川百萬頭生豬大縣建設的同時,整合有關區縣再建一個百萬頭生豬基地。圍繞兩個國家現代果業示范區和五大體系建設,延安市在九個方面規劃了十六個建設項目,總投資37億元。蘋果面積穩定在300萬畝,年產量達到280萬噸,優果率達到80%以上,實現果業綜合收入100個億,果農人均突破萬元。)
延安蘋果已經成為革命圣地延安一張嶄新的名片。
2010年7月,溫家寶總理在陜西考察蘋果加工企業后感慨地說:“一個蘋果,可以讀出中國的經濟學”。這既是表揚也是期望。延安的這門涉及千家萬戶的關于蘋果的“經濟學”,一定會越做越大!
2010年11月4日,溫家寶總理在給洛川農民的回信中說:“洛川果農朋友們:來信及帶來的蘋果都收到了,十分感謝。得知你們生產發展、生活提高,非常高興。蘋果成了大產業,給農村帶來了大變化。沒有什么能報答你們的深情厚誼,只有努力工作,以不負眾望,祝你們生活越來越好”。
曾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這里艱苦卓絕、矢志不移創造了輝煌的紅色經典。今天,勤勞樸實的延安人民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續寫了以蘋果產業為代表的綠色豐碑。我們真誠地歡迎國內外的朋友走進延安看經典,走進延安看蘋果。觀賞蘋果、品嘗蘋果、投資蘋果、共同發展延安的蘋果。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休閑度假的好地方。延安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100億噸,石油地質儲量13.8億噸,天然氣2000億立方米,經濟、社會、文化、交通、信息環境十分優越,正在全力打造圣地延安、生態延安、幸福延安,是世界有識之士展示才華,尋求發展的理想之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