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第二部免费播放_茄子视频为爱而生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福利_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中国xxx视频

  文章中心
錄音網擁有十余年數百萬字和數十萬小時的錄音配音制作經驗,建成了國內最早和最大的錄音配音作品數據庫。海量作品彰顯實力,任您試聽任您選擇,專業自然值得信賴!
      
◇ 企業QQ:4007009100
◇ 咨詢專線:400-700-9100
◇ 電子郵件:vipluyin.com
◇ 企業網站:www.zhiwen-suo.net

更多
 
城市形象宣傳片解說詞:中國沙甸
日期: 2012-3-18 21:40: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更多   |   熱度:2179℃

 

 【錄音網 LUYIN.com】上篇 神秘的沙甸
  這里是中國的沙甸。這里是世界的沙甸。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有著太多的故事,這是一個聲名遠揚,卻又充滿了傳奇和神秘色彩的地方。曲曲彎彎的玉帶河從這里穿過,沖刷著歷史的塵埃,向遙遠的珠江緩緩流去;大清真寺高聳入云的宣禮塔巍然屹立,向世界昭示著沙甸今天的成就與輝煌。
   名聲很大的沙甸其實很小,僅僅是錫都個舊市轄下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區,包括三個回族鄉和一個彝族鄉,國土面積27.5平方公里,總人口1萬5千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回族。沙甸回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叫做穆斯林。虔誠的宗教信仰,傳統的民族習慣、再加上一點淡淡的阿拉伯風情,構成了沙甸特殊的人居環境和文化氛圍。
  古老的沙甸經風沐雨,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多種作物生長,養育了一代又一代沙甸人!豆盘m經》中文本的譯者馬堅教授是沙甸的驕傲,他所翻譯的《古蘭經》,是目前國內影響最大、最權威、最受歡迎的中譯本。勤奮好學的美德代代相傳,鐘靈毓秀的沙甸人才輩出。
走近沙甸,您看到最多的是大大小小的清真寺,聽得最多的是此起彼伏的叫拜聲。沙甸共有大小10個清真寺,為了方便穆斯林就近禮拜,這些清真寺分布在各個居民區。遵照伊斯蘭的教規教義,一個穆斯林每天必須履行五番拜功,晨、晌、晡、昏、宵禮缺一不可。每個星期五是沙甸穆斯林的“主麻日”,這天中午舉行的“晌禮”稱之為“聚禮”,全體穆斯林聚集到大清真寺參加禮拜,場面盛大蔚為壯觀。除此之外,一年當中還有兩次“會禮”,分別在開齋節和古爾邦兩個節日里舉行。
  清真寺是穆斯林精神的殿堂,是他們心目中最最高貴圣潔的地方。每次禮拜前他們都要先做“小凈”,也就是按照一定的規范清潔自己的身體,換上干凈的衣服;進大殿前必須脫掉鞋子,進了大殿不可大聲說話,也不可以做其他與禮拜無關的事情,大家莊嚴肅穆地聆聽阿訇、教長念誦經文,并在他們的帶領下虔誠禮拜,用心祈禱,以求得真主的恩典和寬恕。
  和各地穆斯林一樣,開齋節和“古爾邦”是沙甸穆斯林的兩大節日。伊斯蘭教歷9月為齋戒月,一個月齋戒結束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1日為開齋節。節日當天一大早,家家戶戶做湯圓吃湯圓,全體男性穆斯林沐浴熏香,身著禮服,前往大清真寺或者開闊的郊野廣場參加會禮,念經祈禱,聆聽圣訓,有時還為經堂阿語學校的畢業生舉行“穿衣”典禮,氣氛熱烈而隆重。
“古爾邦”又稱宰牲節,與開齋節相隔70天,所舉行的會禮和開齋節一樣的盛大隆重,整個儀程也和開齋節會禮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宰牲節清晨不吃任何食物,俗稱“把清齋”,而會禮之后,家家戶戶便開始宰牲獻祭。穆斯林宰牲也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宰牲前必須念經祈禱,感謝真主賜給人類美好的食物;所獲得的美食不能自家獨享,也不能到市場銷售,而要拿出大部分饋贈、接濟親友鄰居,讓每一個人,不論貧富,都能度過一個美好的節日。
  古爾邦節的客席是非常豐盛的。熱情大方的沙甸回胞總是把最美味的食物用來招待客人。穆斯林的飲食也有許多禁忌,無論任何場合下都嚴禁喝酒,《古蘭經》說,酒是萬惡之源,是魔鬼的誘惑。在許多偏僻落后的山寨都已到處燈紅酒綠的今天,富甲一方的沙甸卻依然是一片凈土:這里沒有一家歌廳舞廳,也沒有一個酒吧網吧,沙甸回胞一切遵從主命和圣訓,守住了純潔的身心不受污染。
按照伊斯蘭教規,每一個穆斯林婦女都必須佩帶蓋頭面紗,然而正是這塊面紗,把她們裝扮得更加美麗。長期以來,沙甸上空也遮蓋著一塊無形的面紗,這塊面紗在把沙甸裝扮得美麗的同時,也讓沙甸多了幾分神秘。美麗的沙甸對于外界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人們都想到沙甸看看,可心里又會有些顧慮,不知是出于對真主的敬畏呢,還是出于對回族人民習俗的尊重,總而言之,時至今日,沙甸仍然是一塊令人向往的神秘熱土。
中篇 開放的沙甸
改革開放30年,沙甸和全國各地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
沙甸地處個舊、開遠、蒙自、建水四縣市交匯處,是云南省委、省政府“七.五規劃”發展戰略中新建的“個、開、蒙群落城市”中心的一個省級重點鄉鎮。這里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公路鐵路縱橫交錯,顯著的區位優勢,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沙甸區委、區公所帶領全區人民奮力打拼30年,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回望改革開放的歷程,沙甸走過的是一條工業化的發展之路。沙甸區委、區公所從沙甸人多地少,農業產業發展空間受到限制的實際出發,抓住機遇,解放思想,積極引導和幫助、扶持非公經濟,鼓勵群眾發揮回族同胞善于經商的優勢,以市場為依托,大力興辦工業企業,并以此為支柱,促進了全區經濟的總體發展。時至今日,沙甸已擁有工業企業49戶,其中粗鉛冶煉企業29戶,精鉛電解企業10戶,稀貴金屬綜合回收企業2戶,精鋅生產企業1戶,選廠4戶,建材企業3戶,從業人員達5429人。
  在工業化發展的進程中,為了打破產業結構單一的局面,沙甸區委、區公所還積極引導現有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提升改造,逐步實現企業生產的規;、自動化、環保化,抓住有利時機,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沙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云南振興鉛業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00萬套極板和蓄電池項目的開發率先一步,帶動企業生產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轉變,從賣原料向賣最終產品轉變,產業鏈的延伸提高了產品的工業附加值,為企業轉型探索了道路。
經過20多年的工業化發展,沙甸現已成為個舊市北郊片工業經濟區鉛、鋅、銀等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的基地,鉛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八分之一,非公企業每年創造的財政稅收占全區財稅總收入的90%以上。2010年,全區財政收入1.07億元;工業總產值43.5億元;農村經濟社會總收入9.0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21元;完成增加值3.2億元;實交稅金9262萬元;工業增加值3.1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億元。社會經濟的發展壯大,有力地促進了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和進步。
沙甸區社會事業的發展,最令人矚目的是教育。
  沙甸素以教育事業發達而著稱。早在光緒十八年,就已創辦魚峰書院招生授課,書院就設在這間由金姓人家捐贈的一合三間兩耳民房內。民國三年,開明士紳白亮誠先生倡辦國民新式教育,并由村人捐資贈田,出錢出力,拆除舊房,共建新校。當時還很年輕的馬堅教授也曾受聘于此擔任教師,留下了一段佳話。
   如今的魚峰小學和當年的魚峰書院僅一街之隔,但卻是兩重天地今非昔比。良好的教學條件,明證了沙甸教育事業的蒸蒸日上;整潔的校園,寬敞的操場,嶄新的教學樓,光線充足的教室,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好好學習和鍛煉身體的理想環境。富起來的沙甸回民繼承前輩捐資助學的優良傳統,為沙甸義務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魚峰辦學百余年,培養學生數千名,近年來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受到了上級教育部門的肯定和嘉獎。
  沙甸轄區內的個舊市第十三中學同樣有著光輝的歷史,它的前身,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由白亮誠先生創辦的“養正學校”和“魚峰中學”。魚峰中學的校長由《茶花女》的譯者夏康農教授擔任,白壽彝、曹禮吾、馬堅等一大批西南聯大教授在此任教,為沙甸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影響深遠。
  如今的十三中已經擴建為一所完全中學,校園環境優美,多媒體教室、閱覽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等一應俱全。早從1992年起,沙甸區政府就免除了初中生每年的學雜費和書費,2004年開始又免除高中生的學雜費和書費,這在全云南省尚屬首例。良好的教學環境帶來的是驕人的學習成績,2010年,十三中中考成績喜獲全市第一,高考成績也創歷史之最,贏得了“紅河州示范學校”的良好聲譽。
  工業化發展所取得的經濟成果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文化站、閱覽室的建立健全為居民提供了學習文化和娛樂活動的基地,下屬鄉村自籌自辦的衛生所不斷完善,村民全部免費參與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障,解決了當地居民看病難的問題。
  改革開放30年,富裕起來的沙甸回族同胞蓋起了洋樓別墅。如此優越的居住條件,足以讓大城市的白領、金領們望房興嘆舍不得離去。
  改革開放的成果還表現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上。民族團結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考量重點,時時處處掛在區委、區公所領導的心間。
沖坡哨是沙甸區下轄的一個彝族鄉,經常受到區委、區公所領導的關懷扶持;逢年過節或是遇上什么特殊的日子,區領導都會下去走走,不忘把民族大家庭的溫暖,送到每一個貧困家庭,送到每一個角落的弱勢群體中間。
  優越的經濟地位、和諧的社會環境是現代人評估生活幸福感的兩個重要指標。當一個社會具備這兩個條件的時候,這個社會就對人產生了吸引力。
  我們鏡頭中的這位年輕婦女原本不是沙甸人,也不是穆斯林,她在愛上一個回族青年的同時也愛上了沙甸,于是隨夫信教,每天在家五番禮拜,晚上到婦女學經班跟班補習伊斯蘭教規教義和《古蘭經》。在沙甸,這樣的情況并不特殊,隨著思想觀念的進一步開放,沙甸回族小伙子迎娶外族姑娘的已不在少數。
  這位美麗的新娘岳燕芳倒是個血統純正的回族姑娘,衛校畢業后分配在蒙自縣醫院當護士,20多年前母親從沙甸嫁到蒙自生下她,今天她又將嫁回沙甸去。前來迎親的新郎有阿訇陪伴,這是回族婚禮的傳統習俗。在阿訇帶領下,迎親的隊伍一路發著“邦格”,來到家中坐定,便開始念誦“喜經”,為新人祈禱祝福。在阿訇的見證下,一對新人互贈堅貞的誓言,然后又是一路發著“邦格”出門,搭上了迎親的花車。一個已經離開沙甸的女兒,終于又回到了沙甸的懷抱。
  這位年輕的老外是個巴基斯坦人,他有個很中國的中國名字,叫做張偉德。小伙子遠隔萬里,通過互聯網認識了沙甸十三中的小余老
師。兩年前沙甸相親,在尋找到愛情的同時也迷上了沙甸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秀麗風光,于是“樂不思坦”,就在這里結婚生子,當上了沙甸的女婿。每天五番拜功,張偉德都會按時去到附近的清真寺,敬拜獨一無二的真主,這位來自異國的穆斯林滿臉的恭敬和虔誠。周末休息的日子,張偉德常常帶上自己的妻兒到和諧廣場散步,他說已經想好了,要一輩子做個沙甸人!
開放的沙甸接納了來自外族的媳婦,也接納了來自外國的女婿。如今的沙甸不再封閉,已經向著全世界敞開了大門!
下篇 沙甸歡迎您
  當今世界,旅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欣欣向榮的朝陽產業,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沙甸區委、區公所緊緊抓住云南省委、省政府建設旅游大省中新一輪旅游業發展的機遇,依托資源條件,確立了開發旅游產業,創建“中國?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鎮”景區的戰略思想。并通過這一項目的開發,進一步促進沙甸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提高沙甸人民的綜合素質,提升沙甸知名度,推進文明沙甸、和諧沙甸的建設。
  沙甸人的想法和做法絕不是心血來潮,這是一個高瞻遠矚的謀略,一個一舉多得的絕妙主意!源遠流長的歷史沿革,底蘊深厚的回族文化,虔誠篤實的宗教信仰以及蜚聲海內外的知名度等資源優勢為區委、區公所發展旅游事業、創建“中國?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鎮”卯足了信心,夯實了基礎。經過幾年的建設,沙甸正以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穆斯林大街、大清真寺為代表的新興小城鎮的嶄新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中國政府考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否達標的總體要求,包括五個條件:一是生產發展,二是生活富裕,三是鄉風文明,四是村容整潔,五是管理民主。掰著指頭一一對照,這五個條件仿佛是根據沙甸的現實情況逐條制定的。我們不想再回頭細數沙甸的種種好處,我們只想說,如果廣大的農村都像沙甸一樣的發展,一樣的富裕,一樣的干凈整潔和文明,那么我們的事業就能蒸蒸日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就會不斷增強,而整個社會,也將變得更加地美好和諧!
沙甸穆斯林大街全長1.5公里,寬42米,整條街道從昆河公路搭接處至大清真寺和諧廣場劃分為“特色餐飲貿易區”、“行政辦公區”、“特色商品、文化休閑區”三個區段。目前;大街兩側的基礎設施有的已相繼完成,如區黨政辦公大樓、區財政所、地稅大廳、派出所、沙甸司法所等已竣工投入使用,而鄉企辦公綜合大樓、回族醫院、回族文化館、回族文體中心、穆斯林商務大廈等正在積極籌備建設中。已經建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區——新月民居小區具有濃郁的穆斯林特色,規劃入住416戶,是穆斯林居住的理想家園。與穆斯林大街交叉的“正道路”、“迎賓路”也已貫通南北,正在建設中的還有“和平路”、“川興路”、“河濱路”等七條連接新老區的道路,現已投入資金一億多元。
已經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大清真寺,堪稱迄今為止中國乃至東南亞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清真寺。這一雄偉的標志性建筑坐落在穆斯林大街軸線終點,是每一個沙甸穆斯林的向心所在和精神歸宿。
  大寺外觀氣勢雄偉,莊重肅穆,屬于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風格。整個建筑由和諧廣場、大殿和四個93米高的宣禮塔組成?偼顿Y1.2億元,占地面積約90畝,總建筑面積17708.81平方米,可容納10000人同時做禮拜。
  整個大殿為無柱型設計的方形大空間建筑,由穹頂、門廳、回廊、窯窩等部分組成。內部裝飾繼承麥加禁寺及麥地那圣寺建筑風格,色調為金黃、米白和天藍色相互映襯,氣勢高貴而又神圣。幾何形狀與“中國結”巧妙結合的裝飾圖案構思新穎,使大殿在保持阿拉伯整體風格的同時,點綴出鮮明的中國特色,既顯古樸大方,又有時代氣息。
  穹頂居中設置一個大圓頂,周圍有四小穹頂環抱。窯窩是清真寺里最圣潔的地方,指引著圣地麥加的方向。窯窩中刻有經文,采用金色裝飾,高貴華麗,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尊榮。新建的大清真寺主殿兩側建有兩個邊殿,可供“聚禮”、“會禮”及穆斯林婦女齋月禮拜用。
  大殿門廳用砂巖及石材裝飾,以花草樹木及幾何圖案為主。八棵大柱用漢白玉飾面,顯示出高雅肅穆的氛圍,柱式拱廊與麥加禁寺的門廳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個宣禮塔分布于禮拜殿的東西南北,高93米。建筑形式由底層的正方形變為六邊形,再變為圓柱形,最終過渡為圓錐形聳入藍天。每天五次的叫拜聲不但在召喚沙甸穆斯林按時禮拜,也吸引了來自天南海北的眾多游人。
  清真寺大殿的宏偉建筑令人嘆為觀止,寬敞的和諧廣場則處處讓人駐足流連。廣場入口處,“愛國”、“愛教”兩座牌坊南北呼應,造型為中國式傳統風格與伊斯蘭建筑特色的有機融合,體現著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的思想寓意。新種植的樹木長勢良好,草坪花圃充滿生機,廣場中心一座噴泉多姿多彩,動感變幻,把高聳的大清真寺裝點得更加巍峨壯麗。
  大清真寺的建設處處體現著伊斯蘭的文化。開放的和諧廣場,不禁讓人聯想到沙甸穆斯林寬廣的胸懷。據說和諧廣場原來叫做穆斯林廣場,是大清真寺教長馬開賢給改的名。于是我們很想知道,馬教長他是怎么考慮的呢?
   馬開賢教長說得好,一個民族的興旺,一個國家的強大,離不開團結和諧。在建設回族文化旅游小鎮的過程中,沙甸人正是以這樣一種開放和包容一切的心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才取得了如此令人欣喜的成績。
  一個旅游品牌的開發就是一個系統工程。沙甸區委、區公所在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旅游環境的同時,對餐飲、購物等一條龍服務項目也都有了周密考慮。如今的沙甸富了,有了,只需信手拈來,也有不少拿得出手的東西。
  客人來了要吃飯,沙甸回味餐廳是個不錯的選擇。這里的涼鴨片、
牛干巴風味獨特,遠近聞名。本餐廳待客十分人性化:人多上大盤,人少上小盤,不浪費,又便宜。
  如果您家里有人喜歡吃甜食,沙甸舘驛清香糕點廠的產品可以帶點回去。這家生產的糕點糖果品種多,不油膩,傳統的手工制作,色香味俱全,口感很不錯。
  幾百年來,沙甸回民對吃牛肉、腌干巴總結了一整套寶貴的經驗。沙甸好牛干巴廠生產的油淋干巴、油淋鴨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添加科學配方,咸淡適中,保質期長,別說帶到北京、上海,就是運往巴黎、紐約也沒問題,產品還進入了沃爾瑪超市呢!
  如果你是個零嘴大王,來到沙甸可以一飽口福解解饞了。十字街口好幾個攤點,現炸現賣的小食品讓人饞涎欲滴。洋芋粑粑糯米坨,蒸糕麻花也不錯,十家鍋灶九不同,各是各的味道。
  回族服飾是沙甸旅游產品中的一大亮點。大清真寺對面的十多家鋪面全都做的這檔生意。您看看:款式多樣,新潮時尚,做工精細,質地優良,批發零售都做,來料加工也行。伊斯蘭風格的工藝品、小飾品琳瑯滿目,匠心獨運很有創意。
  “中國?沙甸回族文化旅游小鎮”景區的建設仍在繼續推進,但是沙甸一萬五千多各族同胞已經做好了接待客人的準備。沙甸優越的區位、寬松良好的投資環境將讓您在這里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您的聰明才智將在這里大顯身手,大展宏圖。我們相信,有了您的參與,沙甸的明天會更美好!
  來吧朋友,開放的沙甸,熱情好客的沙甸穆斯林熱誠歡迎您!






    更多文章
 
錄音配音
一網打盡
專業品質
頂級音效
足不出戶
輕松擁有
新老客戶
優惠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