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看法 |
![]() |
日期: 2011-7-7 11:23: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觀點看法 | 熱度:2601℃
來杭州3年了,黃可后兩年一直在做兼職配音。“在哈爾濱念藝校的時候,我學的就是主持,對付這塊問題不大。”這次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首屆聲優大賽,黃可早就有所耳聞,但興趣索然:“報名幾乎零門檻,也就是說,普通話說得準的都能去參加,專業性肯定無法保障。”
黃可說:“如果沒獎金,那最好有鍛煉價值,如果兩者都沒,意義就不大了。”他寧可選擇呆在杭州賺錢——一集20分鐘的動畫片,黃可在里面平均要說4分鐘左右的話,報酬在300元左右:“去趟上海,高鐵票就花掉一大半了。”這是黃可的考量。 而聲優大賽這條流水線,出產的“成品”似乎還缺乏實用性。馮俊驊是國內著名的配音演員,《倚天屠龍記》里的趙敏、《書劍恩仇錄》里的李沅芷,都是她的杰作。她直言不諱,此起彼伏的聲優大賽,對配音行業的升溫并無太大幫助。 以馮俊驊的專業眼光來評判,從聲優大賽出來的那些選手,根本沒法拿來用,甚至還有可能擾亂市場規律,“覺得自己也算比賽中鍍過金了,就在網上以很低廉的價格接活,打亂市場規律。” 馮俊驊說,現在全職的配音演員依然鳳毛麟角:“大多數人,只能稱之為‘配音愛好者’,兼職賺點外快。”這和童自榮的說法不謀而合,這位上海電影譯制片廠的偶像級大師告訴記者,如今,70%的配音演員都是兼職,在浙江,這一數據更是達到了95%。 無論如何,配音產業受到的關注度已經越來越高。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浙江有關配音產業的各個“助力器”,也在逐漸被架構。 張曉燕告訴記者,今年浙江傳媒學院新增了一個“影視配音專業”:“我們往上頭報了好幾個新增專業申請,就這個批了,也能看出國家對這一塊的重視。” 從規模和配置上來看,這個35人的“新班”堪稱精貴,因為報名的有8000人之多。張曉燕說,這也確實讓他們吃了一驚:“這樣偏幕后的一個專業,竟然有這么多人報,可見配音這個職業對年輕人還是有吸引力的。” 另據記者了解,在上半年結束的第七屆動漫節上,上海電影譯制片廠已與杭州市簽訂意向協議,將聯手在杭州成立“聲音產業基地”。“雖然具體的選址、規模都還沒確定,但對于杭州的動漫和配音產業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動漫節節展辦公室論壇賽事部部長艾小靜告訴記者。 “不去了……那比賽意思不大,我還是留在杭州趕工吧。”黃可夾著手機從錄音室奔出來。這個25歲的男孩,最近每天要在錄音棚呆上六七個小時,為動畫片《海底妞妞》中的一條鯊魚配音。 黃可嘴里說的“比賽”,就是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牽頭、后天即將在上海舉行總決賽的中國首屆聲優大賽,這個有一萬多人報名的比賽,對黃可卻沒什么吸引力,“參加的人太雜了,不會有什么結果,還不如在這里多賺點錢。” 自去年《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天價配音”掀起波瀾后,這個夏天,“聲優”這個職業似乎又被推到了公眾關注的灘頭陣地。記者了解到,浙江傳媒學院新增的“影視配音專業”也將于今年9月開課,8000多人報名搶35個名額。 “聲優”,這個游走在虛擬和現實夾縫中的職業,“續航前景”到底怎樣?記者做了一番調查。 名詞解釋 “優”是演員的意思,聲優,被定義為用聲音來表演的人,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配音演員。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