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技巧 |
![]() |
日期: 2011-7-4 15:35: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配音技巧 | 熱度:1557℃
配音時的語言松弛 配音時的聲音控制 配音時的材料準備 配音時的話筒位置 配音時的心理調整 配音時的空間意識 配音時要內動外靜 配音時要挖掘潛質 配音時要口型吻合 配音時要情緒貫之 配音時的氣聲應用 配音時的動畫知識 一、配音時的語言松弛 與舞臺上的要求正好相反,后期配音絕對要松弛自然。因為話筒的性能高度敏感,縮短了演員與觀眾的空間。不要求音調與音節的伸展,別刻意追求音色響亮清甜,任何夸張與做作都會失真,聲音狀態應依照生活自然。
用松弛自然的生活語言,絕不是廢除基本功訓練。松弛自然不能失去控制,松弛自然不能四聲混亂,松弛自然不能吐字含混,還要強調語言的分寸感,自然要注意語言的規范,有時比生活中還要收斂。
了解原片的時代背景,掌握原片的思想內容,認識原片的風格體裁,分析原片的語言特征,找準劇情發展的脈絡,理解劇中人物的感情,摸清人物的氣質音色,知道人物的地位作用。
話筒是語言創作的工具,應學會駕馭話筒的技藝,距離遠會造成聲音虛空,距離近會造成聲音發劈,若大聲疾呼應遠離話筒,若竊竊私語就調近距離,平時以一尺為最佳間距,特殊效果須用特殊處理。
五、配音時的心理調整 在理解吃透原片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向片中角色靠攏,先從角色的行為模仿人手,然后跟蹤角色的思想行動,由表及里由內及外的推敲,把握行為邏輯和語言特征,沿著這條途徑進行再加工,形神兼備才能有語言生命。 同演戲一樣,一切從角色出發。配音演員還要加上一條:向片中的角色演員靠攏。任何企圖表現自己嗓音洪亮,技巧超群的雜念都應拋棄。因為銀幕上已經有一個形象在演戲,你只能順著他(她)的行為邏輯去配音,就連音色,哭笑聲都要模仿,只要把你變成了他(她)才能實現第一步的形似;即使原片角色的演員在表演上有公認不合理的(欠妥)的地方,你也要為他(她)合理化,然后用你的語言去彌補,只有這樣才能形神兼備。有了這樣的心理狀態,你才能配出有生命的語言。有性格的語言。才能防止“聲畫不貼” 或曰“聲像離股”。 六、配音時的空間意識 有關的演員都站在話筒前,錄對白前心里要有個空間,可想象劇本中的規定情境,可參考銀屏上的循環畫面,無論影視配音還是廣播劇,有內心視像才能有空間感,這樣與錄音師有機地配合,最佳的藝術效果才能實現。
對白棚里需要絕對的安靜,甚至不能有衣服的磨擦聲,調好了演員與話筒的位置,就不允許前后左右的亂動,如果是激烈動作中的臺詞, 說起“內動外靜”似乎很矛盾,前面在講氣息與表演六合圖時第一個講到的就是心與口合,然后就是口與手合,手與眼合,眼與身合……怎么現在內心緊張,外表平靜,豈不成了口是心非了嗎?原來,這正是配音演員特殊的地方。由于有了高靈敏度的話筒,對白錄音棚里尼龍服都不許穿,更不能跑步,打斗啦,那么本應是在動作中說出來的臺詞就要*演員憑借內心視像,情緒記憶來模擬表現。當然也不是絕對不能用動作帶動語言,但必須是在錄音之前。一旦找到了這種動作語言的感覺,在真正錄音的時候,還是要
八、配音時要挖掘潛質 配音既含蓄又要有感染力,應該對人物語言進行分析,后期配音是種藝術再創作,絕不能說什么都千篇一律,無論是語調語勢或者重音,都應找到根據,符合邏輯,尋找畫面轉換的內在聯系,再做出有分寸的微妙處理。
潛質是一種能力,配音演員不單單是把對白表面的意思說出來,更主要的要把角色內心深層的意思表達出來。每一句話都應當揣摸怎么去說,為什么這樣說,有沒有其它的說法。有時當導演調整結構以后,你還應當為畫面之間的重新組合找到對白語氣上的合理銜接,使它們產生內在聯系,以便做出有分寸的,貼切的補充。
外語和漢語的發音截然不同,要按語言節奏的斷連找口形,按照畫面的轉化與人物表情,翻譯的詞句也可按意思變通,先找準了氣口再關掉參考聲,記住原片人物的啟口與暫停,借助原型的情緒把自己調動,配出來的口型才能嚴絲合縫。
在看原片過程中,先是采取跟讀的方式,找準了停頓的位置做氣口,只要啟口和收口一致,中間可以語句顛倒或改變詞匯,可以關掉參考聲改為無聲對口形,還可以在原話的位置找中近景的畫面,或觀察人物的動作乃至一個眼神,一個嘴鼻抽動都可做為對口形配詞的參照物,對于有經驗的老配音演員來說,能做到過目不忘,憑感覺記憶,配得嚴絲合縫,可謂爐火純青了。
配音時要把畫面切割分段,這是影視制作的一大特點,如何使劇中人情感不斷線,讓聲音變化附合劇情發展,要先吃透人物行為的貫穿,理解角色內心生活的連貫,把握住劇情發展的整體感,角色的情感線才臻于完善。
氣聲是語言的重要手段,在舞臺上卻得不到施展,話筒把觀眾的距離縮短,可以把各種氣聲來表現,或意外震驚時的倒吸氣,或悲傷無奈的長吁短嘆,或議論安慰的竊笑低語,或情人相偎的細語纏綿,或自言自語的神經兮兮,或哼哼嘰嘰的耍賴磨煩。別擔心聲音小了聽不見,錄音師在調音臺上把關,氣聲應用彌補了舞臺缺憾,氣聲應用放大了微小空間,話筒使配音演員如虎添翼,配音技巧更顯得光輝燦爛。
各國動畫片有各自的風格,為動畫片配音要區別把握,《大鬧天宮》《獅子王》《一休》,體現不同文化背景和特色,動畫人物都有原形做依托,不能因為夸張就任意胡說,表現動畫故事的起伏跌宕,表現動畫人物的喜怒哀樂,不同人物要用不同的音色,隨劇情變化進行語氣斟酌,機器人、動物和精怪妖魔 綜上所述,配音技巧是熔技術藝術于一爐、導演表演合一體,聲音表情成一統的綜合技巧;也是演員完成表演創作的最后一關。 以上所列舉的十二個要點不是單一的、割裂的,而是整體的、兼顧的、有機的配合與運用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