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音,可以說是我國電影界一門獨特的聲音語言藝術,近半個世紀以來,尤其是80年代,許多優秀的配音藝術家以他們獨特的魅力嗓音和傳神的演繹技巧創造了我國電影配音的“黃金時代”,為無數觀眾奉上了無數的聽覺盛宴和極致的藝術人文情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影配音先后出現了三次潮流,一個是引進譯制的國外影片,這類影片的譯配歷史最為長遠,作品數量也最為浩瀚,其中經典之作層出不窮,比如《簡愛》、《悲慘世界》、《尼羅河上的慘案》、《追捕》、《佐羅》、《野鵝敢死隊》、《虎口脫險》,舉不勝舉,這些都是上譯廠的精品,代表人物有邱岳峰、畢克、李梓、尚華、童自榮、劉廣寧……,一時群星照耀,燦若星漢,相比之下,同時代的長譯廠影響甚微;再有就是八十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大批海外電視劇現身熒屏,比如《加里森敢死隊》、《排球女將》、《霍元甲》、《姿三四郎》、《血疑》,還有央視推出的《20世紀福克斯經典電影展播》的一系列老電影等等,造就了許多的配音領域的新生派,北方以央視為主,南方以上視、廣視為主,其代表人物有晨光(姿三四郎)、姚錫娟(小鹿純子)、簡肇強(霍元甲)、柏崇新(光夫);還有一個潮流是從八十年代中后期“錄像廳時代”開始,隨著海量的香港電影、電視勢不可擋地涌進內地,許多粵語版本的電影需要配上國語,如果全部依靠國內配音界來完成,顯然是一樁“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況且,國內配音的藝術態度,相對較為嚴謹,不會適應“流水式”的作業方式,所以,在香港就有一批國語配音的專業“聲音”出現了,馮雪銳(《縱橫四海》周潤發)、李自學(黃飛鴻、周淮安)、張濟平(《英雄本色》小馬)、廖靜妮(《射雕》黃蓉)的聲音堪稱內地觀眾最耳熟的聲音。正是這些優秀的配音人,用他們的金嗓繡口,吐出一句句或激昂、或深沉、或凄婉的至情至性的獨白臺詞,讓一個個充滿風情的角色在我們的眼前活色生香起來,而他們的“聲音”也成為我們心中的經典記憶。
1、 邱岳峰(已故)
邱岳峰配音的角色,其類型之廣是首屈一指的,有諸如《追捕》中的堂塔,《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神父等奸壞之角,也有像《警察與小偷》中卑微的小人物,當然,最令人難忘的還是《簡愛》中的羅切斯特,他那暗啞磁性的聲音中有一種從容優雅的氣質,令我們心醉神迷。許多人和我一樣的人曾經一遍又一遍地聽《簡愛》的結尾邱岳峰和李梓的對白,沉迷于邱岳峰的聲音魅力當中,甚至聽到不敢聽得地步,因為越聽下去越感到絕望,絕望于邱岳峰在配音藝術上的高度,絕望于邱的聲音在今天已成為一代絕響。
"是你,簡"。就是這樣一句簡而又簡的臺詞,從邱岳峰的口中吐出,竟是那樣完美,令人沉醉,一個“簡”字的發音給人以情意深長、肝腸寸斷的那種韻味,每次聽到我就像過電一樣感到一種心靈上的悸動。
2、孫道臨(已故)
準確地說,孫道臨至多只是半個配音人,因為配音不是他藝術生命的全部,他還有一種個令人稱道的職業——演員。盡管如此,孫道臨配音藝術的專業技巧和素養堪稱當世無人能與之比肩,包括邱岳峰、畢克等大師在內。孫道臨在《哈姆萊特》中的配音,瀟灑、雋永、高貴而無俗媚之氣,各種情緒起伏上下,流轉跌宕,令人耳不暇聞。 "活著,還是不活",嗓音輕輕帶出,夾雜著一絲茫然和怯弱,那段最被人樂道的獨白,從開始的迷惘憂傷,到語氣漸緩的恐懼,到乍然醒悟的決斷,到殫精竭慮思索的冷靜,萬千心緒起伏,恰恰是對哈姆萊特戲劇心理的細微如毫的寫照,孫道臨在這部電影的配音中表現出驚人的藝術素養和藝術技巧,可以說是難以被他人超越的,甚至包括他自己。
3、畢克(已故)
畢克是最被廣大觀眾熟知和喜愛的配音大師,其配音功力深不可測,屬于大俗大雅之列,他的聲音與邱岳峰相比略輸嗓音的磁性魅力,與孫道臨相比略輸聲音由內散發的人文氣質。但正因如此,畢克的配音可能是最受歡迎的,不知道邱岳峰的人一定知道畢克。從《追捕》、《海狼》、《尼羅河上的慘案》、《卡桑德拉大橋》、《警察局長的自白》等數百部外國電影,到國產電影、電視劇、廣播劇,幾乎所有的配音領域都能聽到畢克那渾厚沉底的低音。許多人是因為《追捕》中的高倉健而領略了畢克的配音風采,但最令我激賞的卻是畢克配音的大偵探波洛。《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波洛偵探,睿智、幽默、慵懶、自負,而畢克運用他低沉的嗓音把這些角色個性演繹得出神入化,在影片的結尾,波洛用他招牌式的語調抽絲剝繭般,層層分析案情,語調徐疾有致,峰回路轉,欲擒故縱,氣勢如破竹,只把人聽得是凝神屏氣,嘆為觀止!另外,這部電影的配音陣容簡直超級豪華,畢克、邱岳峰、李梓、劉廣寧、喬榛、丁建華、童自榮、于鼎、趙慎之等,幾乎集結了上譯廠的所有精英,而畢克在這樣的配音陣容中又是絕對的扛鼎之人。
4、尚華(已故)
尚華有著一副與眾不同的嗓音,他的配音常常帶有一種拖腔與尾音,但吐字清晰,條理清楚,具有一種幽默感,妙趣天然。尚華的聲音不像畢克、胡慶漢、喬榛等人那樣充滿陽剛之氣,所以,尚華所配音的角色一般不會是電影中的第一主角,他大多時候是為一些喜劇角色和反面人物配音,比如,《加里森敢死隊》中的“黃毛”是我記憶當中最早的聲音,尤其是在《虎口脫險》中他為路易·德菲耐扮演的指揮家配音,堪稱喜劇配音的范本,在影片中尚華把“指揮家”的幽默詼諧、正義善良、機智耍寶的性格通過他的聲音,與路易·德菲耐的肢體語言結合一處,堪稱中西合璧,天衣無縫。
5、于鼎(已故)
于鼎先生多以配音影視非主角為主。個中原因與尚華先生有些類似,他的嗓音屬于劍走偏鋒的路數,雖然沒有華麗的音色,但他淳厚共鳴的嗓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于鼎為法國影片《虎口脫險》當中的油漆匠的配音,把油漆匠膽小、嘮叨、善良、懶散的性格用語言表現得精彩紛呈,有許多人去模仿于鼎先生在《虎口脫險》中的配音表演,但都失之于油滑,都顯得“過”了。在這一點上,于鼎對油漆匠的配音火候可謂是拿捏得妙到毫顛,這便是于鼎的過人的藝術功力之所在。
6、童自榮
童自榮的聲音堪稱天底下最華麗的人聲。
人們是通過《佐羅》認識了具有華麗嗓音的童自榮,是通過童自榮華麗、清亮的聲線認識了瀟灑、英俊的阿蘭德隆和他所飾演的佐羅,以至于人們不管是在哪部電影中聽到童自榮老師的聲音,都回驚呼那是佐羅的聲音。
7、劉廣寧
說實話,女配音演員我不是很關注,因為我一直認為女演員的聲線特征,或者磁性魅力不如男演員富有識別性和藝術魅力。許多女聲配音很難對號入座,說準配音演員的名字。我能夠存有記憶的女聲,如李梓、丁建華、姚錫娟、廖靜妮(香港),再有就是劉廣寧。劉廣寧的聲音甜美圓潤,些微的鼻腔的鳴音襯托出女性角色的純情柔弱、嬌小玲瓏、溫柔委婉、楚楚動人的特質。我以為劉廣寧的聲音是最富有女性獨特韻味的聲音。她配音的著名角色有:《絕唱》中的小雪、《生死戀》中的夏子、《苔絲》中的苔絲、《大篷車》中的妮莎、《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的杰基等等,還有電影《魂斷藍橋》女主角瑪拉的配音就是劉廣寧,我敢說天底下只有劉廣寧的經典聲線才能配得上費雯麗的天生麗質,這一點可能費雯麗自己也會有所不及。
8、楊成純
“昭昌跳下去了,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請你也跳下去,你倒是跳啊!你的腿怎么發抖了?”
這就是楊成純的矢村警長。當你心中默念這句臺詞時,楊成純的聲音一定會回響在腦際。楊先生大多是配得壞蛋角色,許多人當年就是憑借楊的聲音來判斷出電影里隱藏的反面人物的,因為這個聲音“太壞了”。不過,也有做回好人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加里森敢死隊》中的“卡西諾”和《野鵝敢死隊》中的雷夫(軍師)。
9、石班瑜(香港)
石班瑜的深入人心,首先要歸功于周星馳,而周星馳表演的風靡,也多少仰仗于石班瑜的配音,簡單地說。就是“石不離周、周不離石”。幾乎任何一個星迷,恐怕都不能接受沒有石班瑜配音的周星馳電影,同樣也不能接受石班瑜配音的周星馳之外的角色。理由在簡單不過,單憑那句天下聞名的“哈^^哈^^哈^^”的笑聲,就能體會到周星馳的表演和石班瑜的配音是怎樣的珠聯璧合。
10、李自學(香港)
李自學的名字,許多人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但是他的聲音你絕對不是第一次聽聞。因為,電影《黃飛鴻》中的黃飛鴻,以及《新龍門客棧》中的周淮安的那種心憂天下而置生死于度外,正氣無畏、俠情萬丈的正義之聲早已伴隨著江湖之夢深植于你我的靈魂。李自學的配音中氣豐潤,所以給黃飛鴻這樣的角色配音,可以做到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尤為大家稱道的一段臺詞獨白,是在《獅王爭霸》的結尾時,黃飛鴻奪得獅王大賽的金牌后,在城下對李鴻章所說的一番陳詞,慷慨激昂、不卑不亢、大義凜然,這一段最能體現李自學對角色的理解力,一字一句,擲地有聲,使得黃飛鴻這樣一個民族英雄的形象躍然于銀幕之上。
我們不妨重溫這一段臺詞,并警醒所有國人。“李大人,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剛才天炮一響,如果沒有天燈擋槍的話,勝負歸誰還真沒人知道。現在金牌在我黃某的手上,并非我贏了。大人為了大顯我民神威而辦的這場獅王爭霸,死傷這么多人,在世人面前,其實我們都輸了。以小民之見,我們不只要練武強身以抗外敵;最重要的還是廣開民智,智武合一,那才是國富民強之道。區區一個牌子,能否改變國運,還請李大人三思,這金牌留給您做紀念吧,告辭了!
文字寫到這里,有兩點需要說明,一是十個人物的取舍,純屬個人喜好,沒有列出的配音演員未必比列出的人在藝術上低人一籌,只是因為篇幅的限制,難免掛一漏萬,比如,上譯廠杰出的配音演員還有很多,有喬榛、丁建華、胡慶漢、向雋殊、曹雷、施融、楊文遠、嚴崇德、翁振新、蓋文源……;再有一點,因為年代久遠的緣故,我這篇文字主要是憑著個人記憶,同時參考了部分網絡上的文字資料,其中可能會有張冠李戴的笑話,還請大家及時指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