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
![]() |
日期: 2011-8-11 16:42: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基礎知識 | 熱度:2091℃
普通話為什么要重視語音 學習普通話必須兼顧語音、語法、詞匯三個方面。漢語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現在語音方面,不但各大方言區之間的語音系統差別大,就是一個地區、一種方言內部也常在語音方面有明顯的差異,而在詞匯和語法方面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是有限的。可以說,語音差異是造成交際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學習普通話的關鍵是學習以北京語音為準的標準音,學習語音必須專注地通過口、耳的訓練才能
教你幾個小技巧: 1、體會胸腔共鳴:微微張開嘴巴,放松喉頭,閉合聲門(聲帶),象金魚吐泡一樣輕輕地發聲。或者低低的哼唱,體會胸腔的震動; 2、降低喉頭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 3、打牙關:所謂打牙關,就是打開上下大牙齒(槽牙),給口腔共鳴留出空間,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開了。然后發出一些元音,如“a”,感覺感覺自己聲音的變化; 4、提顴肌:微笑著說話,嘴角微微向上翹,同時感覺鼻翼張開了,試試看,聲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軟腭:打一個哈欠,順便長嘯一聲(注意周圍有沒有人哦!)。 以上技巧其實就是打開口腔的幾大要點,以后在大聲說話的時候,注意保持以上幾種狀態就會改善自己的聲音。但是,切記,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矯枉過正,更不要只去注意發音的形式,而把你說話的內容給忘了,這就本末倒置了。 再說氣息的問題。 發音靠震動,震動靠氣息,所以要使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就要有飽滿的氣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隨時保持一定的呼吸壓力。平時可以多做一些深吸緩呼的練習,最好在練習說話的時候先站起來,容易尋找到呼吸狀態,要坐的話,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傾。 運用氣息的時候,千萬不要“泄氣”,要在上述的呼吸壓力中緩緩的釋放,并且要善于運用嘴唇把氣攏住。這樣來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壓力平衡。 最后,順便說說聲音的線路問題。 我們的發音,有一個不易察覺的線路,比如打呼哨,聲音很響亮,道理就在于氣息暢通,聲音集中,通行無阻。說話也是這樣,要盡量讓自己的氣息貫通,讓聲音盡量沿著口腔內部的中縱線穿透而出。這樣才能使聲音集中而明亮。如何區分平舌音和翹舌音普通話中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z、c、s 和舌尖后音(又叫翹舌音)zh、ch、sh這兩類聲母的發音部位一前一后,完全對立,很多人會把舌尖后音讀成舌尖前音。 若想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熟練掌握這兩類聲母的發音特點及規律,其次要能準確區分含有兩類聲母的不同的字詞。 具體的區分方法是: 第一,利用普通話聲韻配合關系來區分。普通話聲韻配合規律顯示: (1)以ua uai uang 作韻母的字,聲母是zh ch sh,如“抓、耍、拽、莊、床、雙”等; (2)以en作韻母的字,除了“怎、參(差)、岑、森”幾個字外,以eng作韻母的字,除了“層、曾”和以“曾”做聲旁的少數字外,其余字的聲母都是舌尖后音。 (3)以ou作韻母的字,除了“湊”等少數字外,其余的聲母是ch; (4)以uen作韻母的字中,只有“順、吮、舜、瞬”四個字的聲母是sh,其余字聲母是s; (5)以ong作韻母的字中,聲母只有s,沒有sh。 第二,根據形聲字聲旁的表音功能,利用已知的聲旁推斷出同聲旁的一批字的讀音。這種方法雖有例外,但不妨一試,只是用時須謹慎,以免有出入。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