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快報 |
![]() |
日期: 2011-8-11 11:52: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行業快報 | 熱度:1644℃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爽 實習生 周曉華)法國人的生態電影總有獨特的魅力,近20年的佳作跟雅克·貝漢更密不可分,從《微觀世界》、《鳥的遷徙》,再到最新的這部《海洋》,都出自這位比呂克·貝松地位更高的法國導演之手。《海洋》在國外多個地區取得上映佳績后,將于8月12日正式在內地上映。昨日影片在廣州試映,場景從一群小孩奔向無垠大海起頭,怒濤洶涌的毀滅力量,海底環境的奇觀表現,各種生物的生存實境,恰到好處的配樂搭配,在大銀幕上帶來難以言及的震撼感受。跟探索頻道或是國家地理的生態紀錄片不一樣,《海洋》沒有很戲劇化的故事主線,沒有科教片之類的資料介紹,觀眾跟隨主創的鏡頭,從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觀察和體驗海洋生物的生活情感,片中形容海洋的一句臺詞“優雅而精巧”同樣也適用于《海洋》這部電影身上。 小海龜逃生揪人心 《海洋》不是講述海洋生物的生態特征,而是捕捉它們跟人類一樣的情感表現,比如海豚巡游時的暢快,蝦蟹相爭時的斗氣,海豹母子相擁的溫馨,這些場面的鏡頭角度、畫面色彩都無可挑剔。而刺激觀眾的當然是展現自然界生存的殘酷場面,鯨、鯊的捕食非常壯觀。最讓觀眾揪心的場面是剛在沙灘上孵化的小海龜要沖破海鳥的堵截爬進大海,眼看一只只的小海龜被海鳥叼走,影院中觀眾驚呼不斷。另外,影片中還有為獲取魚翅的殘殺鯊魚場面,有觀眾表示看過后再也不吃魚翅了,而導演雅克·克魯佐德映后再三強調這些場面都是用電影手法拍攝出來,拍攝過程中沒有傷害任何動物。 姜文配音粗中有細 《海洋》各國發行時都一直受到明星們的關注,在日本,為影片配音的是影星宮澤理惠,在美國則是“007”皮爾斯·布魯斯南。而在中國,這項任務落在了姜文的肩上。老實講,姜文的雄渾嗓音與這部精致的法國電影沒有渾然天成的感覺,但混搭也有意外的效果。影片旁白不是趙忠祥的《動物世界》寫實風格,類詩化的臺詞從姜文口出說出來能夠讓觀眾一直處于漫游狀態的思緒暫時回望,好再投入下一段奇妙旅程。 導演有話說 “《海洋》不是要給觀眾上課” 《海洋》的觀影后,本片聯合導演雅克·克魯佐德(左圖)與媒體舉行了簡短的見面會。原來影片前幾個月曾于法國電影展上在廣州亮過相,這么快能夠在中國上映也讓他非常高興。對于法國這類在全球都引起共鳴的生態紀錄片,雅克·克魯佐德覺得不比商業片,《海洋》在手法上主要是為觀眾呈現出一個真實美麗的海洋世界,用情感打動觀眾,引起共鳴,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說教紀錄片。“它不是要給觀眾上課,不是給你介紹這是什么動物,而是讓觀眾去感受它們的生活,從而才能尊重自然,愛惜我們人類自己”。 曾想到長江拍白鰭豚 《海洋》拍攝場地轉戰全球50多個海域,但卻不包括中國,記者就此疑惑向導演提出問題。“我們是有劇本的,本來劇本中想到長江拍白鰭豚是想到長江取景的,但在拍攝前被告知白鰭豚被宣布為消失物種”,克魯佐德說道,雖然有些遺憾,但他希望以后還會有機會的話來中國拍攝電影。 發現兩個新物種 《海洋》拍攝費時5年,耗資約5億元人民幣,攝制組發明和改制了很多器材,如動用了微型直升攝影機、“半潛水半陸地”的攝影機等等,這些技術的運用在攝影上帶來新的視角,看完多個與鯨、鯊或其它海洋生物的追身鏡頭,觀眾也會對攝影師心生敬佩。 雅克說,拍這部電影的意外收獲是發現了兩個新的海洋物種,一個是鮮紅色像張毯子的海洋生物,以及長有酷似人頭的魚,兩個物種現在還沒有完整的中文名稱翻譯。 提起票房,導演稱之前在歐美地區票房超出想象,對在中國也有信心。 信息時報記者 陳爽 實習生周曉華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