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
![]() |
日期: 2012-3-26 22:01: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更多 | 熱度:2247℃
【錄音網 LUYIN.com】字幕:轉變政府職能 優化發展環境,從這扇灑滿陽光的窗口得到了驗證------題記。
主持人現場解說: 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來鳳縣武漢大道,我身后嶄新的辦公大樓就是剛剛落成并投入使用的來鳳縣為民服務中心,這里有全縣41個單位集中辦公,足不出門就可以辦理280多個行政審批項目和38個服務項目,這為廣大人民群眾和外來投資商高效率辦事,開啟了方便之門,打開了陽光之窗。 推出片名: 陽光之窗(背景為來鳳縣為民服務中心大樓全景) 來鳳縣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它南鄰湘西,西接渝東,是湖北省的西大門,又是中國土家第一縣,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如何以開放文明、務實創新的形象展示土苗兒女風采,笑迎四面八方來客,來鳳縣委政府響亮提出:全面落實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兩提高兩滿意”主題實踐活動的要求部署,結合來鳳實際,在全縣廣泛開展“優化發展環境,提高隊伍素質,提高服務質量”即“一優化兩提高”主題實踐活動,著眼于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著力于建立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切實實讓企業滿意,讓群眾滿意,真正讓來鳳成為開放文明的邊城,投資開發的熱土。 采訪縣委書記肖作文 按照州委“兩提高、兩滿意”主題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來鳳縣委結合來鳳實際,主要是開展了以“優化服務環境,提高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一優化、兩提高”活動,活動最實質性的舉措就是加強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三級便民服務網路建設的目的,在于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為投資者提供公開、公平、公正的服務,使老百姓對黨委、政府的信任度更高,投資者到來鳳投資的放心度更高。 于是從縣城到鄉村,全縣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全縣已建立1個縣級行政服務中心,8個鄉鎮為民服務中心和185個村級為民服務代辦點,累計投入資金1200多萬元,并實行了縣鄉聯網運行。對此,恩施州優化發展環境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簡報,全面介紹了來鳳縣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的建設經驗。在全省政務公開工作會上,來鳳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建設作為經驗進行書面交流。 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的建成,密切了黨群干群眾關系,方便了群眾和外來客商辦事,成為了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抓手,在服務和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縣鄉村三級網絡受理并辦結的各類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超過7000件,辦結率達到95%以上,讓廣大人民群眾看到了行政權利的陽光操作和服務型政府的魅力所在。 采訪外來客商:縣明利飲料公司總經理 張明利 明利公司進入工業園過程中,達到了縣委、政府、開發區打理支持,象土地供應各種手續辦理非常順利,各級部門給我們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著眼當前,這些發展成果的得來是來之不易的,是州委州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來鳳縣委政府英明決策和各級各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 回顧過去,在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建立之前,來鳳縣的經濟發展環境不優是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攔路虎”: 一個工程開工三年還不能辦齊開工手續;一個科長行政不作為讓千萬項目“難產”,個人私欲和部門利益嚴重破壞了軟環境建設,阻礙了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2006年,來鳳縣委縣政府決定: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構建服務型政府,以縣鄉村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建設為抓手,營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并把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建設列為“縣長工程”,以期用兩年時間建立縣鄉村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又將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建設作為全縣的十件實事之一,向全縣人民公開承諾,并將2008年定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年,強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2008年,縣委書記肖作文、縣紀委書記陳勝利用在浙江掛職的機會,對臺州市三門縣和寧波市北侖區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建設進行了專題考察,隨后,縣委縣政府又組織專班、抽調專人赴浙江省北侖區進行系統學習,在此基礎上,縣委縣政府結合來鳳的實際,因地制宜的提出了我縣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建設的實施方案。 來鳳縣委縣政府先后多次召開縣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進行專題研究,縣委書記肖作文,縣長胡澤,就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重要講話和全面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責任,落實任務,并邀請了北侖區行政服務中心領導來我縣現場進行業務指導。 于是政府部門的一場“自我革命”吹響了號角,擂響了戰鼓。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關鍵在于清項目,并職權。 于是,縣委縣政府抽調各行各業的精兵強將組成工作專班,全面清理各單位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項目,共計清理審核由縣級政府部門實施的行政許可項目196項,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63項,降低收費標準兩項,對保留項目實行簡化程序,減少申報材料,縮減辦理時限。 【采訪縣公安行政審批室負責人 張濤】縣公安局對行政審批項目及收費項目實行了清理,清理后行政審批項目共44項,取消了收費項目4項,并成立了行政審批室,專職負責行政審批工作。審批入駐行政服務中心后,實行了一站式服務,對能夠當場辦結的均當場辦結,需后來的審批的也明確了服務時限。 【采訪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 莫小剛】縣工商局對涉及到工商部門的相關行政審批職能全面進行了清理,涉及到工商審批職能的共15項。我們按照要求,選派的9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同志進入縣為民服務中心。凡是到我們局辦審批職能的事項效率將更高,辦事更加方便。 為方便群眾,服務中心還將審核后的項目印制成《辦事指南》,以電子服務中心網和電子觸摸屏以及紙質的方式公開,群眾可以遠距離網上查詢,也可以現場查詢,讓部門權利在陽光下運行,從源頭上治理“三亂”行為和權錢交易的發生。 清項目,清的是部門利益,并職能,并的是部門權利,這需要勇氣,需要魄力,更需要忠誠,為此來鳳縣委縣政府站在謀富民之策、辦利民之事的科學發展觀上提出了“三個一”的工作模式和“兩集中兩到位”的工作措施,順利實現了資源的整合和工作的對接。 “三個一”的工作模式,是指縣政府組建縣級為民服務中心實行“一個門進出、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辦結”。 “兩集中兩到位”,是指政府各部門切實做到部門內部的審批事項向一個股室集中,審批股室人員及審批事項向全縣為民服務中心集中,部門駐進縣為民服務中心的審批事項全部到位,部門對窗口審批權全部授權到位。 4、[采訪縣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唐春燕 縣行政服務中心是縣人民政府設立的綜合行政審批服務平臺,目前共有41個單位進駐總新設立辦事窗口,辦理各種行政審批及服務項目300多項,所有事項都在中心實行一窗式集中受理,一站式限時辦結,所有事項的申報條件、申報材料、收費標準及其依據均通過中心網站、電子觸摸屏、服務指南進行公開,實行公平、公正、公開、透明、陽光操作,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將竭誠為社會各界提供優質服務,歡迎社會各界的監督。 鄉鎮為民服務中心的重點工作在于咨詢和服務。2007年我們在翔鳳鎮、大河鎮先行試點建設鄉鎮為民服務中心;08年全縣其它鄉鎮陸續建設為民服務中心,公安、民政等各站所都在中心設立窗口,安排專人擔任窗口工作人員,自此,全縣以縣城為中心,覆蓋八個鄉鎮的為民服務中心網絡全部建成并投入工作。 這是翔鳳鎮黨委政府投入50萬元建設的為民服務中心,有8個鎮直單位入駐,工作人員15名,辦理事項56個,中心運行近一年多來,共為群眾辦理各類事項3000多件,提供咨詢服務1500多人次,每年為群眾節約資金30余萬元。 采訪翔鳳鎮黨委書記、鎮長趙昌清:翔鳳鎮為民服務中心 是去年7月份籌建并運行的。運行一年多來,共為全鎮群眾辦理各類事項3027件,為群眾提供咨詢服務1500多次,為老百姓辦理工程中,老百姓的滿意率和這個辦結率都達到了98%以上。 采訪舊司鄉黨委書記、鄉長向家林: 舊司鄉建成了一個鄉級為民服務中心,32個村級代辦點,總投資20多萬元。現在民政、國土、林業、財經等八個單位入駐到這里,便民服務網絡運轉以來,共辦理各類事項300余件,提供咨詢服務400多次,拉近了政府和百姓的距離,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群眾動嘴、干部跑腿。這是對村級為民服務代辦點的形象概括,村級為民服務代辦點重點在于“全程”代理代辦。村級代辦員一般都在村委會。 代辦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代辦員定時在代辦點接受村民代辦申請,二是在固定代辦時間以外村民直接找代辦員代辦。代辦員根據村民申請,在代辦承諾時限內到鄉鎮中心辦理,需要到縣中心辦理的由鄉鎮中心負責辦理。 [采訪部分村民]:辦事群眾1 我們陽河村的干部急老百姓所急,象我們退耕還林、良種補貼不得去,他們經常給我們農戶帶去領,并且帶到農戶家里,我們非常感謝他們。 辦事群眾2 給我們老百姓辦了些事,辦得又及時,硬是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他們不圖名不圖利。 機制一變天地寬,為確保三級為民服務網絡在新機制下規范運行,縣委政府、縣紀委實施全程監察督查,建立起三級服務網絡的長效機制,縣紀委監察局全程參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在縣為民服務中心設立監察室,以“中心”為平臺長期開展行政監察、效能監察、廉政監察工作。 兩年多來,全縣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猶如金色陽光沐浴群眾、溫暖群眾。 首先是辦事更加便捷。全縣行政審批服務項目全部進入中心辦理,為普通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服務。“10時上班制”“節假日上班制”“延時工作制”為群眾提供了全天候服務模式,個人辦證,隨到隨辦,無需“明天再來”。辦事時間延長和辦事部門集中,讓群眾充分享受“政務超市”的便利和溫暖。 采訪縣為民服務中心辦事群眾:我們現在辦事非常方便,以前交養老保險先要跑保險公司去,后要到地稅局交稅,再跑回來交發票,太麻煩。現在把部門都綜合在一棟樓里,辦手續、交錢幾分鐘就可以解決了。 其次是企業得到實惠,“一審一核”的比例超過60%,審批事項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平均縮短2/3,審批前置條件的進一步規范為企業建立了“綠色通道”。 第三是經濟得到發展,2008年,全縣招商引資實際資金4.4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9.8億元,新增規模以上企業11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億元,均比上年同期有大幅增長。 陽光灑在臉上,溫暖寫滿心中,來鳳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的建立和規范運行拉近了政府與老百姓的距離,延伸了行政服務觸角,規范了行政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讓老百姓受益,讓外來客商滿意。 我們相信,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來鳳縣委政府及全縣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工作中,來鳳縣三級便民服務的陽光之窗一定能夠為推進來鳳經濟及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優化新的環境,展示新的風采,再創新的輝煌。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