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往事第二部免费播放_茄子视频为爱而生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福利_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中国xxx视频

  文章中心
錄音網擁有十余年數百萬字和數十萬小時的錄音配音制作經驗,建成了國內最早和最大的錄音配音作品數據庫。海量作品彰顯實力,任您試聽任您選擇,專業自然值得信賴!
      
◇ 企業QQ:4007009100
◇ 咨詢專線:400-700-9100
◇ 電子郵件:vipluyin.com
◇ 企業網站:www.zhiwen-suo.net

更多
 
黨建專題片配音解說詞
日期: 2012-5-2 21:03: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更多   |   熱度:2160℃

走進進小康—谷城縣“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紀實

【解說】這里曾因盛產五谷而得名“谷城”。“八山半水分半田”的自然概貌,造就了這里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古往今來,人類文明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止,人類的一個又一個夢想也都逐步實現。今天,這里的農民正在把追求了許多年、仍割舍不下的小康夢想,最終變成現實。

【村民甲】解放初期,我們想的就是,有一碗飽飯吃、有一點兒合體的衣裳穿,就覺得是不錯,就是“小康”了。

【村民乙】往日說什么叫“小康”,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我們提前就實現幾年了。

【村民丙】過去還說“三轉一響”,是指腳踏車、縫紉機、手表和廣播。現在又變了,全部變完了,變成農用車、摩托車、空調和大彩電。

【村民丁】依我看哪,將來在農村住別墅、買小車是個很正常的事。

【村民戊】將來是:吃穿不愁住洋樓,逍遙自在樂悠悠,生財有道環境好,城市上人都往我們這兒跑。

【解說】近幾年來,谷城縣先后兩次登上了全省“農村黨的建設先進縣”的領獎臺。然而,谷城縣的決策者們并沒有因此而滿足。面對改革發展中基層組織建設出現的新問題,他們又在進行著新的思考和探索。

【中共谷城縣委書記 周霽】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要加強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那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個宏大的命題,如何在我們的基層得到落實呢?

我們認為,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也注重實效,改善我們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的質量,提升我們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把廣大老百姓最關心、最需要的事情放在我們的心上、抓在我們的手上,落實在我們各項具體工作中,通過我們不懈地去努力,能夠收到一些實效,應該是我們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的一項首要任務。

經過調查研究啊,我們認為應該結合我們谷城的實際,圍繞全力打造生態、誠信、和諧的谷城,在全縣開展“深化三級聯創,共建小康新村”的活動,就是希望以這項涉及到我們廣大老百姓最根本利益的活動,作為一種載體,來加強我們農村黨建工作,力求使我們的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謀事、干事中服務我們農民群眾,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實踐小康社會中成為我們“三個代表”的忠實實踐者。

【解說】2004年3月,谷城縣委決定整合縣、鄉、村三級組織的項目資金、技術人才、黨建成果等資源優勢,圍繞改善生產條件、改造人居環境、改變落后習俗、建強“五好”班子,在全縣開展“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按照“整體規劃、試點引路、分步實施、逐步推進”的思路,縣委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了全縣小康新村的整體建設規劃,作為今后一個時期農村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從2004年開始選擇6個村作為試點,以后每年建成30個以上的小康新村,力爭到2010年,使全縣80%以上的村達到小康標準。目前,首批6個小康示范村正引領谷城農村,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奮進。

【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啟合】我們在深化三級聯創、共建小康新村的工作中,明確了縣、鄉、村三級黨組織的責任。就是縣委牽頭抓總,鄉鎮協調配合,村組組織實施。我們在幫扶的機制上,一方面,我們按照“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的原則,將項目資金捆綁使用,集中地投入到小康新村建設中;另一方面,我們按照每個部門幫扶一個村民小組的要求,確定了33個縣直部門,分別包保6個示范村的33個村民小組。

【解說】這是五山鎮堰河生態文明新村建設規劃圖。今年年初,北京的環保專家來到這個村,他們被這里的生態環境所吸引,更為這里人們建設小康家園的激情所感動。他們就按照“世界地球村”的標準,無償地為該村進行了勘測、設計和規劃。這個茶山環抱、綠水環繞的小山村,將成為第102個“世界地球村”。

【解說】小康藍圖已經繪就,抓好實施最為關鍵。為了確保6個小康示范村能夠順利建成,縣委實行了領導包村駐點制度,幾位書記和組織部長每人分別聯系一個示范村,直接負責示范指導、協調督辦等工作。在縣領導的帶動下,縣直各有關部門、鄉鎮、村也都結合各自的職責任務,采取主要領導親自抓、固定專人常年抓的辦法,真正把小康示范村的建設工程抓落實。

【解說】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是小康新村建設的重要工程。圍繞“五通”工程的實施,縣、鄉、村各級紛紛行動,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入,大家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智出智,共建美好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五山鎮委書記 余寶軍】我們全鎮的黨員干部積極地行動,通過示范引導、搞好服務,來參與這些工程的建設,把惠農、富農的這些實事抓好抓落實抓到位。

【解說】為解決田河村2組“斷頭”路的問題,作為包組的責任單位,縣教育局發動教育系統黨員干部捐款4萬多元。村支部書記楊正成經過東奔西走,又從交通、水利等部門爭取回50多噸水泥和炸藥。修路的資金、物質到位后,如何組織村民投工投勞,又成了楊正成的揪心事。

【田河村支部書記 楊正成】稅費改革以后,取消了農建工,取消了“三提五統”,(使)村里的公益事業建設,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我們目前還有一個組沒通水泥路,通過黨員和群眾代表一致提出來進行大會票決,我們召開了群眾代表會一致通過,由群眾愿意出力的出力,愿意出錢的出錢,愿意出物質的出物質。

【田河村民 楊有春】公路修到了我們家門上,為了我們的福利,縣里和鎮里、村里(的領導)給我們操了這么大的心,出了這么多的錢,我們出點沙、出點力,這也是我們應當的責任。

【解說】村民們紛紛捐款捐物、投工投勞。經過3個多月的苦戰,他們硬是從這懸崖峭壁修出4公里的水泥路,從而使田河村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

【解說·字幕】目前,在6個小康示范村,90%以上的農戶通了自來水;80%以上通了硬化公路;100%通電、通廣播電視;70%以上接通了程控電話。

【解說】看似幾個枯燥的數據,可在農民的眼里,那是用一串串閃亮的音符,譜寫成的一曲曲小康樂章。

【解說】如果說“五通”工程的實施,著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那么,隨著建沼氣池、改廁、改欄、改廚這“一建三改”工程在千家萬戶的竣工,則讓農村人過上了城市化的生活。

【縣農村能源辦主任 王強】今年,我們抓住國家實施生態家園富民計劃的機遇,爭取到農村沼氣建設項目資金176萬元,集中在6個小康村建設沼氣池,同時配套改廚、改廁、改欄,每戶補助800元,使6個村80%以上的農戶都能使用上沼氣。

【田河村農民 孔慶權】通過這建沼氣呀,基本上是每個家庭一年要省千把個煤,省三、四千斤柴禾。第二呢也增加了農民收入。以前呢,農村一家基本上只養一頭豬,基本上夠過個年(用),現在基本上一個家庭都要養3、4頭豬,基本上有2、3個要(賣出去)。第三個呢是改善了農村的衛生環境,改廚、改(豬)欄、改廁,改善了環境。

【解說】衛生環境的改善,也進一步增強了村民的衛生意識。如今,走進這些小康示范村,清風撲面,神清氣爽。你或許會對這每家每戶門前的兩個垃圾桶感到疑惑。那是村民們對生產生活垃圾進行初步分類,然后,再由村里的保潔員按環保要求進行集中分類處理。

【堰河村保潔員 楊世偉】過去,垃圾沒分類之前,田里、院子里、堰塘里、路邊上,到處都是垃圾,又不衛生,對人身體又不健康。垃圾分類以后,又衛生,又健康,村民們非常歡迎。我看呢,比一般的城市還要好一點。

【解說】伴隨著村民們生產生活習俗的改善,一個新興的產業在農村悄然興起。不少農民在自己家里開辦了“農家飯莊”、“農家茶莊”,興起了集旅游、觀光、休閑、食宿于一體的“農家樂園”。這既豐富了城鄉文化生活,也開辟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新渠道。

【堰河村支部書記 閔紅艷】今年,我們緊緊抓住小康示范村(建設)機遇,以建設生態家園為突破口,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依托農戶開發了一批農家茶莊、飯莊,同時,開發了一批綠色環保產品。這不僅為農戶的增收找到了新的渠道,而且,培養了一大批會種植、能加工、善營銷的土專家、田秀才,為我們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解說】堰河村無職黨員游幫立,通過買斷村里的200多畝茶園,辦起了“雙建雙帶”示范基地,成為全縣有名的“雙建雙帶”標兵。今年,他又注冊50多萬元資金,成立了天藝茶葉有限責任公司,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吸引100多名群眾在此務工,一年支付村民勞務費就達20多萬元。

【堰河村無職黨員 游幫立】我作為一個黨員,我在想,我應該做些什么,我和我們的合伙人在一起共同商量,根據這個茶葉發展形勢,我們組建一個股份合作制公司,把周圍的老百姓和小一點的廠,共同組建成公司以后呢,能夠把我們的產業做大做強,能夠帶動當地的老百姓共同致富奔小康。

【解說】在小康示范村建設活動中,涌現了一大批象游幫立這樣的黨員。不管是發展公益事業,還是引進發展項目,不管是樹立小康樣板,還是傳播先進文化,他們總是奔走呼吁、率先示范。

【解說】這是堰河村文化中心戶江才芝的家。村民們總喜歡來這里來觀看科技光碟,借閱文化書籍,咨詢農業知識。

【堰河村文化中心戶 江才芝】村里呀、鎮里呀給我們扶持了一部分,我們自己也投出了一小部分。(比如說)這碟子呀,隔壁鄰舍可以租去看,這書哇,他們都可以租去看,看了我們也不要錢。

【堰河村農民 范秀榮】原先到別處買(書),只買那一本、兩本。現在呢,不用買,直接到這兒來看。

【解說】今天,這小小的“文化中心戶”正成為農民求知求學的課堂、了解政策信息的窗口,它所播撒的知識正成為廣大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明燈。

【解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要有新思路。在“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中,城關鎮邱家樓村根據他們地處城郊的地理優勢,提出了建成城郊開發型村莊的發展規劃。

【城關鎮邱家樓村支部書記 姚曉梅】我們感覺到壓力最大的就是發展不夠的問題,如果我們沒有健康、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作后盾,就很難真正地達到小康。今年,我們將借助縣、鎮領導的力量,利用我村地理優勢,也就是鄰近縣城、接近城郊的優勢,發揮我村個體戶多的特長,我們計劃發展建設“三條街”,就是服務業一條街、水果批發一條街、建筑建材一條街。

【解說】黨員皮國山,是邱家樓村最先富起來的人,作為小康示范崗上的無職黨員,他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更沒有忘記周圍的鄉親父老。他主動承包了村里瀕臨破產的磚廠后,很快就把廠子盤活,每年安排80多個村民到磚廠打工,不僅使村集體有了新的收入,而且也帶動了村民發家致富。

【解說】地處石花鎮西郊的平川村,過去由于部分黨員干部滿足現狀,小富即安,村里一直沒有突破性發展。在“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中,村黨總支制定了建成工業主導型小康村的新目標,成為推動平川村發展的新動力。

【石花鎮平川村黨總支書記 羅榮海】過去,我們認為我們平川發展得很不錯。在新一輪“五好”支部的創建中,我們到江浙去參觀學習,感到差距很遠。回來以后,我們按照全縣小康村的發展目標,要達到人人致富有門路,戶戶發展有項目。

【解說】今年9月,平川村黨總支被省委表彰為“五好”村黨組織。目前,村里共發展企業14家,建成個體工商戶250多戶,呈現出干群一心想發展、謀事業、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解說】“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全縣各基層黨組織自覺地把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干部“雙建雙帶”、重大村務票決、村民定期說事等制度,有機地整合起來,共同作用于小康新村建設之中,不僅有效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大發展,而且使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黨員的先進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解說·字幕】經過將近一年的集中建設,6個小康示范村己基本實現了“八有”,即:有“五好”村黨組織;有2010年發展規劃、中心街道基本形成,公益設施基本配套;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村級示范衛生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與率達到85%以上;村民有舒適的住房,人平住房面積達40平方米以上;農戶有完善配套的庭院,院內硬化、美化、綠化布局合理;平均每戶每年有1萬元以上的穩定收入;有科技致富明白人;有良好的社會風氣。

【縣委副書記 杜道中】“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的初步探索,為我們在新形勢下抓好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下一步,我們將以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以“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為抓手,整合多年來我縣取得的多種形之有效的黨建成果,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小康建設的主戰場,使黨的建設在服務小康建設中,更富生機,更具活力,取得更好的效益。

【解說】這是邱家樓村幾位村民自發組成的文藝宣傳隊,每逢春節、元宵、國慶等喜慶的日子,他們都會走上街頭、走進農家小院,拉起二胡,唱一些自編自譜的新曲。

【邱家樓村演唱隊表演現場】

黨風正,民心順,小康政策暖人心;

學科技,奔富門,共產黨員當尖兵。

“五通”“八有”傳喜訊,邱樓面貌一派新,

文明戶,文明村,農村處處賽城鎮。
…… ……
【解說】谷城縣創造性開展的“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在全縣上下產生了良好的反響,為谷城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和不竭的動力。而今,谷城55萬人民,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密節奏,以敢叫日月換新顏的豪邁氣勢,合奏著高亢激昂的小康樂章。

【字幕】2004年10月,中共襄樊市委在谷城召開了現場會,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三級共建小康新村”活動。






    更多文章
 
錄音配音
一網打盡
專業品質
頂級音效
足不出戶
輕松擁有
新老客戶
優惠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