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百科 |
![]() |
日期: 2012-1-29 18:27: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人物百科 | 熱度:2361℃
國產片: 《東京審判》(2006) 《法尼娜·法尼尼》(廣播劇) 《大決戰第》 (1991) 《風流女探》(1988) 《綁票》(1987) 《黃河大俠》(1987) 《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1987) 《白龍劍》(1986) 《秘密金庫》(1986) 《黑匣喋血記》(1986) 《大漠紫禁令》(1986) 《少林童子功》(1986) 《魔鬼城之魂》(1986) 《木棉袈裟》(1984) 《武林志》(1983) 《自古英雄出少年》(1983) 《少林寺》(1979) 《雪青馬 》(1979) 譯制片: (墨)《勇敢的胡安娜》(1962年)(主配) (蘇)《紅帆》(1962年) (阿爾巴尼亞)《山鷹之歌》(1962年) (阿)《他們也在戰斗》(1962年) (保)《卡洛陽》(1964年)(主配) (荷蘭)《偷襲》(1964年) (阿)《我們的土地》(1964年) (阿)《海岸風雷》(1968年) (阿)《廣闊的地平線》(1968年) (阿)《寧死不屈》(1969年)(主配) (阿)《創傷》(1969年) (墨)《冷酷的心》(1972年) (英)《冰海沉船》(1972年) (法)《巴黎圣母院》(1972年) (阿)《第八個是銅像》(1973年) (羅)《沉默的朋友》(1974年) (意)《警察局長的自白》(1974年) (法)《蛇》(1976年) (法)《拿破倫在奧斯特里茨戰役》(1977年) (日)《追捕》(1978年) (日)《華麗的家族》(1978年) (英)《尼羅河慘案》(1978年) (美)《大獨裁者》(1979年) (英)《苦海余生》(1979年) (法)《佐羅》(1979年) (美)《蝙蝠》(1979年) (美)《現代啟示錄》(1979年) (英)《新天方夜譚》(1980年) (日)《砂器》(1980年) (英)《卡桑德拉大橋》(1980年) (美)《加里森敢死隊》連續劇(1980年) (日)《遠山的呼喚》(1981年) (德)《英俊少年》(1981年) (波)《夜茫茫》(1981年) (法)《虎口脫險》(1982年) (羅)《甜蜜的競賽》(1982年) (中、意)《馬可·波羅》 (1982年) (印)《啞女》(1982年) (英)《三十九級臺階》(1982年) (英)《苔絲》(1982年) (日)《火紅的第五樂章》(1982年) (日)《天鵝湖》(1982年) (日)《海峽》(1983年) (英)《雪地英雄》(1983年) (英)《第三個人》(1983年) (英)《鐵面人》(1983年) (日)《蒲田進行曲》(1983年) (美)《勝利大逃亡》(1984年) (印)《志同道合》(1984年) (蘇)《藝人之家》(1984年) (德)《熱帶叢林歷險記》(1984年) (法)《一個酋長的勝利》(1984年) (英)《溫莎行動計劃》(1984年) (南)《開往克拉列沃列車》(1984年) (法)《女偵探》(1984年) (法)《冒險的代價》(1985年) (法)《黑郁金香》(1985年) (美)《槍手哈特》(1985年) (日)《柴又的愛》(1985年) (法)《總統軼事》(1985年) (巴)《好像不認識你》(1985年) (墨)《拉雷多監獄》(1985年) (法)《無聲的行動》(1985年) (英)《野鵝敢死隊》(1986年) (德)《羅特的女兒》(1986年) (印)《愛的火山》(1986年) (羅)《單獨行動》(1986年) (德)《裸露在狼群》(1986年) (英)《倫敦上空的鷹》(1986年) (澳)《鱷魚鄧迪》(1986年) (羅)《神秘的黃玫瑰(續)》(1986年) (敘)《謀殺》(1986年) (法)《最后一班地鐵》(1987年)(主配) (蘇)《無頭騎士》(1987年) (蘇)《第一騎兵軍》(1987年) (美)《男子漢們》(1987年) (波)《黑林中的布谷鳥》(1987年)(主配) (日)《片山刑警在海島》(1987年) (匈)《珠寶奇案》(1987年) (蘇)《合法婚姻》(1987年) (日)《伊豆舞女》(1987年) (德)《黑狼的嚎叫》(1987年) (法)《亂世冤家》(1987年) (波)《他是誰》(1987年) (西)《我的朋友流浪漢》(1988年) (蘇.日)《莫斯科之戀》(1988年) (蘇)《山魯佐德又一夜》(1988年) (印)《復仇的火焰》(1988年) (日)《首都消失》(1988年) (蘇)《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1988年) (蘇)《白比姆黑耳朵》(1988年)(主配) (英)《圣誕老人》(1988年) (法)《特殊警察》(1988年) (美)《冰與火》(1988年) (美)《神射手》(1988年) (美)《炎熱的夏夜》(1988年) (日)《傷痕累累的勛章》(1988年)(主配) (匈)《假美元》(1988年) (朝)《命令027》(1989年) (日)《暴風勇士》(1989年) (美)《出水芙蓉》(1989年) (瑞典)《內線人物》(1989年) (日)《偵探的故事》(1989年) (美)《諜影疑云》(1989年) (法)《總統失蹤記》(1989年) (法)《糊涂警官》(1989年) (羅)《清白的手》(1989年) (印)《印度先生》(1989年) (羅)《晚餐來的客人》(1989年) (日)《釣魚迷的巧遇》(1990年) (美)《昏迷》(1990年) (巴)《天外來客》(1990年) (西)《佐羅新冒險》(1990年) (蘇)《戰爭與和平》 (蘇)《沙漠白日》 (蘇)《莫斯科在廣播》 (法)《末班車》(主配) (日)《新干線大爆炸》(1992年) (美)《綁架》(1992年) (蘇聯、瑞典)《國際女郎》(1993年) (丹)《雪地迷蹤》(1999年) (美)《國家公敵》(全民公敵)1999年 (印)《印度往事》 (美)《鐵十字勛章》 (美)《飛越瘋人院》 (美)《亂世佳人》 (美)《沉默的羔羊》 (捷)《黑暗中的拳頭》 (美)《奧林傳奇》 (俄)《生死倒計時》(2004) (美)《俠盜魅影》(女搶匪)(2006) (美)《南極大冒險》(2006) (美)《達·芬奇密碼》(2006) (美)《加菲貓2》(2006) (美)《世貿中心》(2006) 譯制導演影片: 《寧死不屈》 《沉默的朋友》(與伍經緯合作) 《警察局長的自白》(與衛禹平合作) 《命令027》 《暴風勇士》 《天外來客》 《沙漠白日》 《莫斯科在廣播》
戴學廬藝術風格
由戴學廬主配的《白比姆黑耳朵》、《最后一般地鐵》等大量影片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他譯制導演的《寧死不屈》、《一個警察局長的自白》等更是譯制影片中的佳作。 戴學廬老師在《大決戰》中所配飾的蔣介石一角極具感染力,折服了無數觀眾。他笑談到,“我喜歡配反派角色,有機會我還想配希特勒呢。” 從幕前走到幕后,配音藝術給戴學廬老師的感覺永遠是新鮮的。在接受《魅力人聲》訪談時,他說,“完全用語言來塑造一個個的人物,局限性非常小。我總是能從中學到東西,所以我非常熱愛配音事業。”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