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播報 |
![]() |
日期: 2011-8-19 18:17:00 | 來源:Luyin.com | 分類:人物播報 | 熱度:1755℃
聽慣了《動物世界》里趙忠祥的解說,再來聽《海洋》里姜文的配音,很有新鮮感。從8月12日起,由法國導(dǎo)演雅克·貝漢 、雅克·克魯索聯(lián)合執(zhí)導(dǎo)的紀錄片《海洋》在島城影院上映,此前著名的《遷徙的鳥》都出自這兩位大師之手。《海洋》歷時6年,耗資5000萬歐元拍攝而成,片中神秘美麗的海洋生物和觸目驚心的生態(tài)危機都讓人震撼。但由于遭受多部大片夾擊 ,內(nèi)地觀眾也尚未養(yǎng)成看紀錄片的習(xí)慣,這部紀錄片的翹楚在影院并沒有多大生存空間,島城安排場次最多的影院也只有一天三場。
很有愛: 展現(xiàn)動物的愛情親情 你見過魚兒微笑的眼睛嗎?與很多科教片最大的不同就是,《海洋》用真實生動的鏡頭捕捉到了海洋生物之間原始細膩的情感,觀眾不僅可以看到魚兒的微笑,還可以看到它們的憤怒和哀傷。 這部紀錄片中特寫最多的就是海洋生物的眼睛,螃蟹的眼神顯得很神氣和調(diào)皮,用螯向挖洞穴的蝦宣戰(zhàn);小海象懵懂地望著冰下的海水,在海象媽媽的鼓勵下,終于緩緩爬入水中,海象媽媽輕輕將小海象擁入懷中,眼神中的溫柔就跟人類一樣;一只海豹含淚看著你,你能從它的眼神中感受到不解與哀傷;而當人類通往北極的航線開通以后,破冰船打破了北極的寧靜,正在享受快樂時光的一只海象,趕緊抱起自己的孩子,游向大海深處…… 紀錄片的拍攝者不是冷眼旁觀這些海洋生物,而是將它們豐富的情緒帶入畫面中。其中有海底生物之間溫情的場面,有動物們一起進食的海底盛宴,有殘酷的生存競爭,還有人類捕獵者的闖入。當人類捕殺它們時,這些海洋生物像得到號令一樣,會默契地時而聚集時而分散,場面壯觀。當危險消除后,它們嘴對嘴、臉對臉,像在表達著擺脫追捕的慶幸,也像在談情說愛。 除了展現(xiàn)海底動物的各種情感狀態(tài),紀錄片還展現(xiàn)了許多趣味盎然的生命細節(jié),其中有長長的有著美麗花紋的水蛇像在跳綢帶舞,成群的海獅們吃飽了肚子,悠閑地在海灘上曬太陽,還沖著鏡頭張開嘴打嗝。 很有戲: 有單挑也有群雄大戰(zhàn) 在《海洋》中呈現(xiàn)的瑰麗神秘的海底世界中,也和人類社會一樣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爭斗,所以紀錄片看起來也就極具戲劇性和觀賞性。影片中有精彩的大戰(zhàn)場面,其中展現(xiàn)在非洲海域,鯨魚、鯊魚、海鷗、海豚等聚集起來吃沙丁魚的場面非常壯觀,更神奇的是那些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動作和速度 ,都不是電腦特效,而是攝制組用高速攝影機拍攝下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影片中還有一場約25萬只蜘蛛蟹的兩軍對壘。它們分為泛黃和泛青兩個陣營,先是彼此逼近,接著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場面就像好萊塢科幻電影里的大戰(zhàn)那樣陣勢十足,彼此廝打難分敵我,直到一場海底巨浪襲來才匆忙鳴金收兵。 除了這些令人震撼的動物大戰(zhàn),《海洋》中還有精彩的單挑,一只螃蟹和一只龍蝦較量幾個回合仍不分勝負,當螃蟹要用螯刺瞎龍蝦眼睛時,不料“咔嚓”一聲,螃蟹先被龍蝦戳斷了腿。 《海洋》中有大白鯊和人類暢游的場景,但也展現(xiàn)了污染對海洋生物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和人類對海洋生物的瘋狂虐殺,尤其是捕殺鯨魚的場面讓人觸目驚心,人類為了吃魚翅,把活著的鯊魚去鰭去尾后丟進了大海,鮮血直冒。影片最后說“它們?yōu)榱吮Wo自己的生命,發(fā)出巨大的哀嚎,而人類卻聽不到。”不過“人類活取魚翅”是全片中唯一使用了電腦特效的地方,因為不能因為拍電影,而讓動物們受到傷害。 很有錢: 最貴紀錄片國外大熱 《海洋》的拍攝歷時6年,花費高達5000萬歐元,是法國導(dǎo)演雅克·貝漢和雅克·克魯索聯(lián)合執(zhí)導(dǎo)的史上最燒錢的紀錄片,此前兩人曾合作過著名紀錄片《遷徙的鳥》,雅克·貝漢更是憑借《喜馬拉雅》《遷徙的鳥》和《微觀世界》這“天·地·人”三部曲聞名于世。在《海洋》中,電影開頭出現(xiàn)的一對父子就是雅克·貝漢和他的兒子,“爸爸,什么是海洋?”“海洋就是……”在白發(fā)父親的解釋中,電影帶我們進入了浩渺的海洋世界。片尾,這對父子再次出鏡,但前后兩段時間總共不超過3分鐘,90分鐘的電影里剩下的全是海洋生物。 為拍攝這部紀錄片,動用了12個攝制組、70艘船,在全世界50多個拍攝點進行蹲點拍攝,涉及80多種魚類以及鳥類等,總共拍攝了500多個小時的素材。為了拍攝暴風(fēng)雨中的大海,拍攝組整整等了3年,才等到一場足夠規(guī)模的暴風(fēng)雨。該紀錄片從去年開始陸續(xù)在各國發(fā)行,一直備受好評,票房創(chuàng)造了紀錄片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在日本票房更是一度逼近當時熱映的《阿凡達》。為影片配音的也是超級巨星,在日本是影星宮澤理惠,在美國則是“007”皮爾斯·布魯斯南,雅克·貝漢說:“從最初的《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到《海洋》,我們的觀眾人數(shù)一直在以百萬的速度增加,每部片子都比上一部高了數(shù)百萬人,這可能會形成一種觀影趨勢。” 本版撰文/記者 王法艷 青島遇冷: 影院大都一天一場 該片自本月12日在內(nèi)地上映,由姜文擔任配音,聽慣了《動物世界》里趙忠祥的風(fēng)格,再聽一下姜文略帶粗糙的嗓音很有新鮮感。《海洋》還展現(xiàn)了自然世界里各種真實和諧的聲音,觀眾可以聽到鳥類飛翔拍動翅膀的聲音、螃蟹行走在沙粒上的聲音,以及海豹慵懶的怪叫。 看過影片的觀眾都是交口稱贊,許多影迷都在網(wǎng)上推薦這部影片,網(wǎng)友“蛋總”說:“推薦《海洋》這部片子!看得好感動,要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帶著孩子去看看吧,這樣也許我們的孫子還能看到我們現(xiàn)在的海洋。”網(wǎng)友“花花菜空間”則說:“美到極致,看到人類也殘忍到極致!” 記者了解到,該片在島城的上映情況并不樂觀,只有萬達影城和百老匯影城等少數(shù)影院安排了該片的場次,并且大都是一天一場,萬達影城延吉路店一天安排三場已經(jīng)是場次最多的影院。由于該片在國內(nèi)沒有大規(guī)模的宣傳,雖然有姜文在影片中擔任配音,但還是有許多觀眾不知道這部影片,所以每場的上座率也都不足五成。 拍過《海上傳奇》等紀錄片的導(dǎo)演賈樟柯認為,內(nèi)地觀眾對這個片種還存在巨大的誤解,“紀錄片其實是賞心悅目的片種,但上世紀80年代的觀眾可能對當時那種刻板的紀錄片印象深刻,那實際上是新聞簡報。上世紀90年代掀起了新紀錄片運動,現(xiàn)在,紀錄片在中國臺灣地區(qū)做得很好,觀眾也養(yǎng)成了觀影習(xí)慣。”目前大陸能進入院線放映的紀錄片也很少,在《海洋》之前,近年來能登上大銀幕的只有邁克爾·杰克遜的《就是這樣》和賈樟柯的《海上傳奇》等寥寥幾部。 (來源:半島網(wǎng)-半島都市報) 更多文章
|
![]() |
![]() |
|
![]() |
|
![]() |
|
![]() |
|
![]() |